这次美国大学招生丑闻即便不算令人惊奇,也堪称耐人寻味。超过30多名富有的父母受到一起阴谋的刑事指控,指控他们涉嫌向一家公司支付大笔资金以让自己的孩子进入顶尖大学。其中牵涉到的奸诈行径令人发指:从贿赂大学官员到编造学习障碍以帮助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作弊,无所不用其极。一位父亲甚至伪造了他儿子撑杆跳的照片,企图让招生人员相信这个男孩是一名明星运动员。
有钱人为了让他们的孩子上好学校几乎会做任何事情,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但这桩丑闻只是刚开始揭露支撑美国精英教育理念的谎言。
承认策划了这场骗局的威廉·里克·辛格解释说,有三种方式能让学生进入他们选择的大学:“有一扇前门,你可以自己进去。后门是通过制度性晋级,就是拿10倍的钱来砸。而我创造了这扇侧门。”
他所指的“侧门”是赤裸裸的犯罪,称其为行贿和伪造考试成绩毫不为过。不可能弄清楚这种情况的普遍程度,但我们有理由觉得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为什么?因为多数情况下富人不需要支付非法贿赂。他们为合法贿赂付款就够了。
丹尼尔·戈尔登(Daniel Golden)在2006年出版的《招生的代价:美国统治阶层如何花钱进入一流大学》(The Price of Admission: How America ‘sRuling Class buy Its Way into Elite Colleges)一书中,揭露了顶尖学校对捐赠者和校友子女的偏袒。杜克大学的一位招生官员回忆说,她收到了一盒申请材料,本打算拒绝,但申请材料后来被退了回来,让她“特别”重新考虑。
在某些情况下,家长预计会提供大笔捐赠来使某位学生被录取,申请人可能会被描述为“本校发展”考生,让他们入学将有助于本学校的发展。现在大家都很熟悉库什纳一家是怎么把小杰瑞德(特朗普女婿)送进哈佛的了。只花了250万美元,就让学校相信杰瑞德·库什纳是哈佛的料了。
然而,不平等的水比这深得多,不仅是捐款让富人领先。最富有的1%(以及5%和的20%)的孩子,他们的一生都在积累比处于底层的同龄人更大的优势。
即使是在小学一年级,这种差异也是明摆着的:将底特律一所破败公立小学的学习环境与一所每年学费高达数万美元的私立小学的学习环境做个比较。有些高中,比如马萨诸塞州安多弗的菲利普斯学院,拥有数十亿美元的捐赠基金。在美国这个国家,受教育程度取决于你父母有多少钱。
即使我们平等地分配公立学校经费,废除私立学校,有些孩子也会比其他孩子有更多的平等优势。美国每年有250万儿童无家可归。贫困带来的混乱生活状况使成功困难得多。这意味着,即使那些通过辛格所谓“前门”进去的人也并非“靠自己进去”。他们能进去,部分原因是他们很幸运,有个有助于其成功的家庭。
人们常说“机会均等”是美国人的理想。但拥有任何接近平等的机会都需要自上而下对社会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只要存在巨大的财富不平等,孩子们所拥有的机会就会存在巨大的差异。
不管录取标准是什么,有钱的孩子都会拥有优势。如果招生官关注的是考试成绩,家长将花钱让孩子上额外的辅导和备考课程。如果相反,招生官把注意力放在“整体”素质上,那就削减课程吧。
很简单:财富总是赋予你更大的能力,让你的孩子比其他人的孩子更有优势。如果我们想要任何类似“精英教育”的东西,我们可能不得不从建立完全平等的共产主义制度开始。
在现实中永远不可能有精英教育这种东西,因为永远不会有完全平等的机会。这一概念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精英阶层确信,他们在生活中的地位是自己应得的。它减轻了“富裕焦虑”那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即他们可能是专横的“出生彩票”的受益者,而不是自己个人才智和努力工作的产物。
整个大学体系竞争如此激烈有些有违常理。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每个人都能得到免费、高质量的公立大学教育,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能够与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相匹敌,那就没什么可竞争的了。
与其说像这次招生过程闹剧那样,学生为了证明自己值得接受良好教育不得不跳过一连串不必要的障碍,倒不如录取所有符合明确门槛的人,只要完成了此门槛所需课程即可。这并不是说当前制度选择的是智力还是优势。你上的是什么学校主要是告诉我们,你的父母属于什么经济阶层。但其实本不应该这样。
本文由“放牛班的秘密花园”编译自《哈佛商业评论》
作者:Nathan Robinson, 译者:Anyi
喜欢我们的公众号,记得加星标或置顶哦。
相关推荐:
声明:著作权所有,转载需授权,严禁抄袭,违者必究!
有需求的请至公众号后台预约个性化咨询。
欢迎扫码加入咨询服务群,了解产品服务,提出问题,分享宝贵意见。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
Come on,给你的灵魂充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