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北大学开发的虚拟现实皮肤有多层结构
|智能“皮肤”有望在VR中实现虚拟拥抱
第二皮肤:由硅胶制成的柔软“皮肤”能让穿戴者感受虚拟现实中的物体。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美国西北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发明一种包含芯片、传感器和驱动器的多层材料,让穿戴者通过皮肤感受到机械振动。
这种触感通过轻拍触摸屏上的区域来传递,皮肤上的相应区域会随之实时振动。
这种皮肤使用无线网络,无需任何电池,而是采用感应式充电(与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相同)。研究人员说,尽管虚拟现实能重现声音和景象,但触觉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但它能用来做什么呢?他们的想法是,有一天这种皮肤能让人们进行远距离身体交流。例如,身处国外的父母能在虚拟现实视频通话中“拥抱”孩子。
更直接的是,它还能让VR游戏玩家在玩游戏时感受击打力度,或帮助佩戴假肢手臂的用户更好地感知手上物体的形状。
虚拟现实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对此科技行业一直在绞尽脑汁。或许增加触觉能有所帮助。
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这些研究人员不是唯一尝试创造这种材料的团队。
就在上个月,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柔性机器人学》(Soft Robotic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其制造出500纳米厚的人工皮肤,能提供实时触觉反馈,让VR用户“触摸”虚拟世界中的物体。
| 活性皮肤创3D打印又一个里程碑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性进展。尽管这些研究大多仍处于试验阶段,但它们仍为未来医疗带来巨大的希望,无论是颇具未来主义色彩的基因编辑工具、免疫疗法、癌症治疗,还是人造血液的开发。
尽管在医疗保健业,皮肤移植是为患者而存在的,但它们并不能真正与宿主细胞连接,最终会脱落,只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不太可靠的临时解决方案。
位于纽约州特洛伊市伦斯勒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称其开发了一种3D打印皮肤,这种皮肤带有完整的血管,因此可以复制出与我们的天然皮肤非常相似的东西。
随着这种新皮肤的出现,阻止形成功能血管系统的一个重要障碍已经被消除了。
首席研究员潘卡基·卡兰德过去几年里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在此前发表于2013年的一篇研究论文中,他展示了如何将两个活体人类细胞相结合形成“生物墨水”,最终用来打印成类皮肤结构。
“现在市面上的任何临床产品都更像是花哨的创可贴。它能加速伤口愈合,但最终它会脱落,而无法真正与宿主细胞融合。”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潘卡基·卡兰德称。
从那时起,卡兰德团队一直在与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融合将血管系统。
在最近发表的论文《组织工程学》第一部分,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添加人体内皮细胞和周皮细胞等关键要素,将血管内侧与在皮肤移植中常见的其他结构细胞连通,在几个星期时间里就能形成一个具有生物相关信息的血管结构。
这种结构具有与宿主细胞连通的能力。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动物实验,将这种3D打印材料移植到老鼠的皮肤上。不出所料,3D打印血管开始与老鼠自己的血管连通。
虽然动物试验已获得成功,但临床人体试验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比如用CRISPR技术编辑供体细胞,使之与受体血管匹配。还存在其他挑战,比如将3D打印的皮肤与神经和血管末梢受损的烧伤病人的皮肤相融合。
尽管如此,这是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本文由“放牛班的秘密花园”编译自《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Medium
译者:Sweetpie
喜欢我们的公众号,记得加星标或置顶哦。
相关推荐:
声明:著作权所有,转载需授权,严禁抄袭,违者必究!
有需求的请至公众号后台预约个性化咨询。
欢迎扫码加入咨询服务群,了解产品服务,提出问题,分享宝贵意见。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
Come on,给你的灵魂充充电!